当前位置: 首页  >> 华侨华人  >> 查看详情

北大副教授徐怡涛: 建筑创作,应植根于自身文化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17-11-22 23:10:16  点击:11131 
分享:

北大副教授徐怡涛:_建筑创作,应植根于自身文化

    (图)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考古、建筑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遗产地建筑设计。徐怡涛为梁思成先生学术助手、著名建筑学家徐伯安之子,首届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专家顾问之一。在北京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中,徐怡涛以及团队从事了大量文物建筑普查、测绘、鉴定以及遗址保护规划等工作,并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和著述。


 

    古建筑为文化瑰宝,应投入更多资源

    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使中国大地屹立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梁思成与林徽因等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走遍大江南北,就是为了勘察、测量和保护那些记录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建筑,并希望中国传统建筑内在的价值能在当今以及未来得以继续发扬。

    近年来,许多地方如山东台儿庄、山西大同等地,兴起了大规模重建之风。在徐怡涛看来,作为重要场所的记忆和文化象征的历史建筑重建,具有存在的必要性,数十年来,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滕王阁、黄鹤楼、颐和园后湖万寿买卖街等重建项目,这些建筑重建后都成为地域文化或景观的重要标志,得到广泛认可。但历史建筑的重建对设计者水平的要求极高,成功率很低,所以,在当前文物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尚未到位之时,更应将财力主要花在记录、研究和保护文物建筑上。因为,成功的复建,也必须基于设计者对历史文化和文物建筑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

    徐怡涛说,重建的难度在于,“历史是过去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发展的记忆。但重建建筑必然存在于现代社会背景之中,设计者如处理不好设计理念、建筑功能、结构、材料与技术等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重建设计就会沦为虚假的躯壳,不但缺乏灵魂,外型也经不住历史和审美的检验。文物建筑,是一段已消失的历史的载体,这种历史的真实性,是不可替代的,因而更加值得珍惜。”

徐怡涛认为,不是不能重建已消失或损毁的建筑,但现今文化遗产面临威胁的情况下,社会资源首先迫切要做的是什么,应有所侧重。目前,全国有许多真正有价值的建筑文物尚得不到妥善保护,而许多重建项目的出发点并非出于尊重文化、重塑历史记忆,而是以赚钱为目的。做一件事,不同的出发点就决定了做事的态度和方法,而态度和方法的差异决定了最终的成败。以赚钱为目的的项目,为加快资金周转,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忽视历史研究对项目的支撑作用,研究的缺陷,最终以历史文化的错谬为代价而呈现。这就是为何我们如今可看到的大量仿古建筑,虽然外观像古代建筑的样貌,但并没有文化根脉的注入,因此,无论其外观是仿宋还是仿唐或仿西方古典建筑,其形式都不能被深究,无法真正体现其再现的建筑风格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有些地方,为建新而拆古,则属罪莫大焉了。

    众所周知,古建筑的一木一砖一瓦,一院一房一门,都是其历史文化的产物和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寓意。但许多地方保护文物建筑不积极,很多城市的古建筑经过重修后,也部分丧志了历史真实性。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将更多的资源倾斜于文物建筑的详细记录、深入研究、科学保护和活态展示之上。对于有特别必要应予复建的建筑,则应善选哲匠、深入研究并精心设计、施工,将复建作为重塑历史文化的工程,切莫将其等同于普通的商业项目和建筑工程,否则不但浪费社会财富,还将留下莫大的遗憾。

 

    建筑师应植根本土文化,掌握传统文化基因

    “目前,开发商和建筑师们纷纷进入古村落,参与民宿旅游开发,从经济角度看,这一趋势迎合了我国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则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现在的状态如同站在分叉口上,一边通向能承载乡愁的美丽乡村,一边则通向庸俗媚态的伪古村落。成功的项目,可以实现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而失败的项目,无论其经济是否成功,其结果都破坏了乡村的历史建筑、历史传承和历史文化氛围。失败与成功的关键差别,是开发方、设计方是否尊重历史文化,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及经济成本记录和研究历史文化,即,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决定了项目的成功度。”徐怡涛说。

    对当前村落开发热潮的担忧,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徐伯涛剖析:“由于国内教育体制尚待完善,建筑学的教育体系也存在若干问题。建筑师容易形成以实现个人价值、经济价值为主要职业目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建筑设计对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实现。目前,中国建筑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重视专业技术层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文化层面的教育。在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阶段,作为理工科的建筑学学生普遍缺乏系统的文史类教育和训练,难以形成自觉的历史意识,难以掌握从历史中汲取创新要素的能力,无法通过领悟历史文化而形成新时代的建筑作品”。

    徐怡涛进一步解释道,“如果中国建筑师不能深刻理解自身的文化,就只能跟风西方建筑演变,但西方的建筑文化是根植于西方的文化和历史,从而形成不断创新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建筑对西方建筑的搬用,脱离了其文化脉络和成长条件,如同从一棵树上摘下一片片好看的树叶,但脱离了枝干的树叶,难免很快枯萎。跟风抄袭,永远无法知道原创者下一步会创造出什么,因为创造者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与思维体系,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创新思想。中国的建筑师,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滋养,才有可能创造出基于中国的现实与历史,具有中国文化品位的原创性建筑,从而形成中国新时代的建筑文化体系,进而产生足以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建筑。”

 

    大赛评委应多元化,重视人文与历史

    “作为全球性的建筑设计大赛,自然会吸引世界华人建筑设计师的关注,是否可提练出一批有内涵的设计作品,非常重要。或者说,其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也将引领一批设计师将其作为设计风向标或参考典范。因此,大赛的评委也是至关重要的。”徐怡涛建议,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的评委应由不同专家构成,而不只是建筑专业、设计界专家。评委不应仅从建筑的形式感与技术角度评选优秀作品,同时也应特别关注,参赛设计作品对地域历史文化、人文理念的提炼与升华的水平。

    “本次大赛旨在推广人文中国建筑,对建筑文化是一次非常好的推动。虽然学生的建筑设计大赛,不太可能出现大师级的建筑作品,但会在不同的侧重点上推广和弘扬了中国的建筑文化和理念,一定程度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本次大赛的核心要求是广东岭南元素的建筑作品,那么评委的构成,除建筑设计专家外,还应邀请广东当地侨文化和历史研究领域、人文研究领域的专家等。”

未来,中国建筑设计教育的方向应让更多人关注历史人文的研究,本次大赛以“人文”为中心点,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理念慢慢积累,就能将文化的血脉连接起来,才有可能让后人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建筑师应如梁思成先生一般,多走多看

    “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因,中国建筑师的建筑设计量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大部分建筑设计师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量的建筑创作,远远超过国外很多建筑大师一辈子的设计量。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外国建筑师因为建设量小,反而可以更重视对质的推敲。这也是中国建筑界不可否认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已完成了欧洲历经几百年才走完的建筑过程。但这些年来的中国建筑,能够被视为建筑经典的案例并不多。”

    徐怡涛建议,中国的建筑师或建筑系的学生,应如梁思成先生一般,多考察历史建筑,多走不同的地方,领略和熟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教科书上的内容远没有鲜活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当我们亲自置身于文物建筑现场,内心所感受到的韵味,是难以被图片或文字所传达。“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先生就是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就是我们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尽心竭力地探索和保存中国传统建筑的写照,而他们所获得的成果,成为我们今天进步成长的养料,那么,我们这辈人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做哪些工作,留下什么给后人呢?”

    徐怡涛希望,各界同仁能够共勉,开启无愧于中华文明光辉的建筑新篇章。

 

 

    关于徐怡涛之父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徐伯安先生

北大副教授徐怡涛:_建筑创作,应植根于自身文化

    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继续开展古建筑研究工作时,清华建筑系派了三位青年教师作为梁思成先生编修《营造法式注释》的学术助手,其中一位就是徐怡涛的父亲徐伯安先生。

    徐伯安是中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建筑史学家、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54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并承担清华大学设计院前身的清华大学建校组组长,参与了建国初期清华大学校舍的建设工作。徐伯安先生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建筑历史研究和建筑设计工作,是梁思成后半生从事《营造法式》研究和建筑设计的主要助手,他们的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建设部设计一等奖。

    徐伯安从教40多年,桃李满天下,一生致力于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为中国建筑学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了杰出贡献。徐伯安设计了颐和园后湖苏州街(万寿买卖街)、清华大学工程物理馆、北京十三陵九龙宫、清华大学校友会馆、湖北随州炎帝祠、山东龙口徐公祠、毛主席纪念堂(参加)、鉴真和尚纪念堂(参加)等70余项工程,屡获国家教委、建设部设计奖。

    徐伯安为人正直,对学生祥和无私,对事业睿智勤勉,是中国建筑史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哲匠。2002年1月3日,徐伯安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71岁。

 

    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

 

    ABOUTCOMPETITION关于大赛

    在梁思成先生的后人以及梁思成之弟梁思礼院士的支持与授权下,首届由江门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广东侨界人文学会主办,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大赛自2015年11月份正式启动,获得了全球设计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成为共推人文中国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界交流的一个平台。

本届大赛主题为:传承.人文.创新。

    参赛设计题目为:具广东南风格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包括:1、侨乡文化建筑;2、侨乡都市     住宅;3、侨乡乡村民居。

    大赛官网:www.lscbadc.com

    报名及作品截止时间:2016年6月30日

 

    ABOUTMEDIA支持媒体

    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国际新媒体合作组织。

    美国《中美邮报》、《美中时报》、《拉斯维加斯报》、《联合国友好画报》、《欧洲侨报》、《中外要闻通讯社》、《侨时代杂志社》、加拿大《世界华人周刊》、新西兰《信报》、《逸居》杂志、波兰《环球周报》、希腊《中希时报》、日本《中日新报》、《关西华文时报》、台湾《南华报》、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浙江经济网》、《中国龙网》。《韩国侨报》、《英国侨报》、《枫华之声》、瑞典《北欧华人报》、香港《道法科仪》、美国《法律新闻》、《亚省时报》、马来西亚《犀乡资讯网》、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汇眼天下》、新西兰《华人电视台》、美国《久安电视国际传媒集团》、塔吉克斯坦《新丝绸之路周报》、委内瑞拉《委国侨报》、《委华报》、《委中商报》、泰国《新华杂志》、秘鲁《新世界日报》,新西兰《乡音》周报、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日本《日中商报》、《中华浪漫》、捷克《布拉格时报》、《欧洲商业周刊》、新加坡《南洋商界》、日本《西日本侨报》、澳大利亚《大华时代传媒集团》、《大华时代周报》,中国新浪网、江门日报等海内外媒体近百家。

北大副教授徐怡涛:_建筑创作,应植根于自身文化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