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 查看详情

华文媒体中国沉香之乡考察行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5-04-11 01:01:25  点击:9021 
分享:

 

一、香起电白,四海归心

2025年3月30日,为期10天的华文媒体中国沉香之乡考察行活动在广东茂名启动。抵达当日的重要环节之一——广东省电白区沉香协会换届仪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沉香产业发展的又一历史性时刻。仪式上,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宣布新一届会长正式就职,由长期深耕沉香行业、深具产业前瞻意识的企业家汪科元先生继续担任会长,实现成功连任。

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会长汪科元。

海南和广东等重要沉香协会会长见证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换届。

连任会长汪科元,是广东电白本地人,现任广东沉香山沉香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十余年来专注于沉香种植、科研、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工作,致力于推动电白沉香品牌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他所领导的伽楠香企业在沉香林基地建设、人工结香工艺改进、沉香文化输出等方面屡有突破,其企业产品多次在国内外展会上获得奖项,享有“岭南香才”的美誉。

汪科元创办的沉香山集团产品销售中心。

在就职发言中,汪科元深情表示:“沉香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责任。我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开放的视野,团结协会成员,联动华文媒体,把电白沉香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沉香的东方魅力。”

广东电白,自古以盛产沉香而闻名天下。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时,冼夫人之孙冯盎便向唐太宗进献沉香,遂使电白沉香有“贡香”之誉。一千多年来,历代电白人传承着采香、制香、用香的手艺,与“海南沉香”“莞香”齐名,电白沉香共同构成中国三大沉香基地。

千百年来,电白人因沉香而结缘来自五湖四海的香客,沉香也因为香客的热爱,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沉香因其稀缺,自古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深受文人雅士喜爱。他们在一缕沉香之中,感受来自天地自然的融合,在袅袅香气中,感知生命如烟,时光如梭,在香云氤氲中,品味琴棋书画之外的超然。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都有采集沉香的传统。沉香因其结香缓慢、香气通透而备受皇家贵族青睐。然而野生沉香随着持续采伐而愈加稀少,闻香、品香、用香的需求却从未减退。为应对资源稀缺的困境,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电白香农便开始研究野生沉香树的人工嫁接技术,并在2010年左右逐步取得突破。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资源紧张问题,且因其结香快、品质高,极大地满足了广大香客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沉香产业结构的整体革新。

在这场产业变革中,电白人成为积极的探索者与引领者。从育苗到种植,从采香到理香,再到文创开发与中医药融合,电白沉香产业链不断延伸,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之一。

为了探寻电白沉香的发展脉络,应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邀请,世界华文媒体深入电白,开启了一段追香、品香、悟香的文化之旅。

春光乍现,雷声初动。2025年3月的尾声,南中国海之滨的电白,迎来了一场跨越四洲的香之盛会。来自亚洲、欧洲、美洲与非洲的31家华文媒体,40位笔耕不辍的媒体人,穿越时空与地域,齐聚在这片沉香之乡,只为一场香的朝圣之旅。

相识、相知、香聚、香缘。汪科元和台湾《人间福报》社长妙熙法师。

电白——地处岭南腹地,年均雷电200余次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沉香林中时有“天火”破枝,造就香中奇品。正是这天地造化的神秘手笔,使得沉香之气从古至今氤氲不断,贯穿时空,幽香四溢。
 

千年之前,唐宋之间,香已扬名。南朝冼夫人广种沉香树以贡朝廷,明嘉靖年间更设“贡香香市”于水东港,一船船沉香从海陆丝路驶向大江南北、远渡重洋。电白沉香,自那时起,便是皇室御香,是文人墨客的案头之供,是庙宇僧侣的供香之魂。

如今,电白拥有12万亩沉香林、7000余家相关企业、4万余从业者,年产值逾40亿元,一城之香,振兴一域。媒体的镜头对准的不仅是沉香树叶微颤的美丽,更是中华香文化重返世界舞台的壮丽序章。

“香气无言,千年犹在。”沉香,是一段历史的香魂,是一国文化的脉络,是一次文明对话的香之契机。

二、沉香之上,轩辕之灵

四月伊始,沉香山森林公园之巅,一百余位嘉宾和华文媒体人肃立林下,共祭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场香与血脉的静默对话。

祭典由沉香山集团产业园工厂总经理蔡诚香主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余瑾念主祭词。香火缭绕,钟鼓齐鸣,香烟腾空而起,直通苍穹,仿佛要将千年沉香之气,送回炎黄之魂的怀抱。黄帝——医道之宗、文明之祖,其精神穿越岁月,在今日电白沉香的香林间再次苏醒。

沉香之气,静而不喧;黄帝之魂,远而不离。那一刻,香,是时间的脉搏,是民族的印记,是文化复兴的火种。

沉香,因祭典而生厚重之义;沉香林中之风,不再只是自然的气息,而成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见证与精神载体。

沉香山集团产业园工厂总经理蔡诚香主持祭典。

余瑾教授念主祭词。

台湾《南华报》社长赖连金博士代表华文媒体致辞。

沉香山集团董事长汪科元致祭嘉宾欢迎词。

海南省沉香文化协会会长张铎耀致辞。

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文化创意专委会陆建国会长致辞。

三、香与智的交响:沉香山大讲堂学术盛宴

3月31日,《沉香山大讲堂》第四十四期讲座在电白隆重开启。来自医学、中药、文化、产业、媒体等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为沉香产业的发展拨云见日,指点迷津。

演讲专家阵容如同“香界智库”,星光熠熠:

  • 梅全喜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学院主任中药师、博士生导师),主讲《岭南沉香药用与历史文化》;
  • 余瑾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医学院),主讲《沉香守神態学临床研究》;
  • 曾庆祝会长(海南省沉香协会),主讲《中国沉香贸易投资代表团将首访中东,掘金中阿4000亿美金贸易政策红利》;
  • 魏建和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海南分所所长),由刘培卫博士代讲《沉香香生活与产业灵魂:沉香药用与健康价值》;
  • 刘纪青教授(广东省中药协会中医院文化专委会主任、深圳市中医院药检室主任),主讲《提升电白沉香的文化价值,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明》;
  • 廖君(岭南中医梁氏流派第四代传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讲《香遇,高凉文化的千年光芒》;
  • 陆建国会长(中国健康协会健康文化创意专委会),主讲《沉香与中药企业合作》;
  • 于智执行会长(中国健康协会健康文化创意专委会),主讲《健康文化与健康品牌》;
  • 辜学敏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主讲《妇幼应用芳香疗》;
  • 汪科元会长(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主讲《溯源茂名伽楠香药用价值,建设世界香都、浪漫电白的展望》;
  • 邵广兴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讲《沉香灸的现代应用》,并现场诊断指导沉香灸的使用。

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监事长王国茂赠送1960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材手册》给会长汪科元。该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主编、记载:中国上好沉香“伽楠香”,名贵道地中药材溯源原产地茂名。

部分演讲专家合影。

讲座后,媒体人与专家展开深度对话——台湾《南华报》社长赖连金博士、《加拿大和世界报道》总经理赵品成、香港亚洲文旅卫视总编辑孙亚军与中山大学药学院杨得坡教授、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共探沉香国际传播与品牌建设之道。

赖连金博士(右二)和《加拿大和世界报道》总经理赵品成(右一)与专家对话。

赖连金博士在发言中强调,沉香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沉香文化的推广将有助于两岸之间的文化共鸣。赵品成则表示,沉香在加拿大华人圈已成为高端养生的象征,有望成为中医药文化“出海”的桥梁之一。孙亚军总编辑指出,讲好沉香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借助华文媒体力量,深耕海外话语体系。

学术与产业、传统与现代、科研与文化,在沉香的香气中交汇融合,共同构建起沉香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

在“生态贡香灸”体验活动中,媒体代表们仰躺在舒适的灸疗床上,进行为时三十分钟的沉香灸体验。沉香烟气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缓缓弥散,令人身心逐渐放松,进入一场静谧而深度的沉眠。许多体验者在音乐和香气的陪伴中自然入睡,醒来后神清气爽,倍感沉香的安抚与疗愈之力。一位记者分享道:“这不是普通的体验,是一次身体与自然的深度融合,是现代生活节奏下的一次停泊。”沉香灸,不再只是传统疗法,更成为通往内在宁静的桥梁。

四、香海寻踪:沉香产业考察纪行

沉香的根在土地里,而香的灵魂则藏在千万个日复一日的劳作之中。

三组媒体代表以沉香为线,深入田野林间、企业车间,追寻沉香的种子如何落地生根、如何结出香魂。

第一组:林锦珠带队 —— 香从林起,品至心间

林锦珠率队,首站踏入茂名市电白区溢盛农业专业合作社。副会长杨李岳亲自接待,一行人走进育苗基地,满眼青翠,一排排沉香幼苗如婴儿般被细心呵护。他讲道:“沉香树,不是种下就有香,是树的创伤在风雨雷电中凝结出的灵魂。”

杨李岳向记者展示沉香幼苗。

杨李岳的育苗基地。

透顶绿沉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温镇先是“奇楠母树”的发现者。1998年,温镇先开始随长辈上山采香,探索沉香的奥秘。2000年,在广东电白沙垌的龙颈岭,他偶然发现了一棵原生的奇楠小树苗。为了保护这棵珍贵的奇楠,他将其移植到家中,并成功栽培下来。这棵树也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奇楠母树”,标志着沉香栽培上的重要突破。

常务副会长温镇先。

温镇先接受记者采访。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