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舟山:非遗古镇的魅力与传承之光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5-04-28 17:12:54  点击:9123 
分享:

4 月 28 日,in 舟山 连世界 同舟侨韵 2025 海外华文媒体舟山行活动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与发展探索之旅。来自 18 个国家的 25 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踏入舟山,深入感受这座城市穿越千年与迈向未来的独特魅力,其中东沙古镇与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此次行程中备受瞩目的两大亮点。
东沙古镇,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坐落在岱山岛西北。古镇建制于唐,鼎盛于清,自古以来便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享有 “大黄鱼之乡” 的美誉,更是清朝民国时期东部沿海的繁华商埠。镇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西沙角、念母岙、沙河口环绕成大海湾,形成半圈状,因镇区位于大海湾东角,故史称 “东沙角”。踏入古镇,悠悠石板小巷、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留存着古商号印迹的街旁店铺扑面而来,浓郁古朴的渔镇风格,弥漫着的海水气息,瞬间将人拉回往昔岁月,感受那原汁原味的渔镇风情。这里的民居建筑融合各地特色,独具海岛韵味,四合院式民居、宏伟宗祠、典雅庙宇、功能各异的商号建筑以及近代欧式建筑错落有致,无不彰显着古镇曾经的辉煌与多元文化的交融。其中,填补我国海洋渔业专题史博物馆空白的四合院式私人博物馆,占地 9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200 平方米,二层木结构建筑古朴典雅,与古镇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2015 年,东沙古镇成功入选省级非遗旅游景区,非遗特色街区成为古镇最为亮丽的名片。街区内精心修复保护古建筑,引入了 8 家非遗 “微场馆”,包括非遗店铺、非遗传习所、曲艺书场等,为非遗传承与展示搭建起坚实的平台。
在这里,省级非遗布袋木偶戏(俗称 “下弄上”“小戏文”)传承人王嘉定为海外华文媒体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只见他十指灵动,在特制的小舞台后,以手掌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操纵木偶的左右两臂,让小小的布袋木偶在他手中活灵活现。他以舟山特有的二簧腔调为主,配合其他戏曲声腔,用岱山方言唱、白,演绎出九腔十八调的独特韵味,将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八寸戏偶,五指乾坤。布袋木偶戏表演,双手操偶最为关键。” 王嘉定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行话说‘三分前场,七分后场’,而岱山布袋戏后场说唱及操偶由一人包揽,不仅要模仿不同人物音质、说话风格和地方口音,还要将木偶操纵自如,艺术感染力极强。” 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纷纷被这精彩的表演吸引,驻足欣赏,仿佛穿越回那个渔歌互答、戏曲声声的年代,真切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人的坚守与热爱。
媒体代表们还深入探索了舟山市级非遗渔绳结。店主王国定,一位老渔民,同时也是渔绳结技艺的传承人,向大家介绍道:“渔绳结是舟山海岛居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手工技艺,源于海岛特殊环境和劳动生产条件,最多时达上百种,每种绳结都有其独特功能与作用,极具实用性。”从下海救助的花箍结,到篷帆升降的朝篷结,再到上桅杆维修时使用的双撩板结,以及手提或肩抬酒埕的单埕结、双埕结等,每一个绳结都承载着渔业生产与生活的智慧。如今,这些渔绳结不仅活跃在舟山的渔业生产中,还被制作成各类艺术品,登上国际博览会的舞台,成为舟山海岛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仔细端详着一件件精美的渔绳结作品,对渔民们的智慧赞叹不已。
为推动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古镇每年都会举办渔家千人宴、非遗大联展、特色民俗踩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将古诗中描绘的古镇繁华盛景变为现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其中,《非遗让古渔镇焕发新活力》荣获 2019 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非遗 + 旅游融合发展》获得 2021 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古镇文旅创新十佳实践案例,这一系列荣誉见证了东沙古镇在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舟山行,通过对东沙古镇的深入探访,将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深厚非遗文化的古镇推向世界舞台。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东沙古镇的独特魅力,向世界讲述舟山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岱山现代业产业园:科技赋能农业新未来
离开充满古韵的东沙古镇,海外华文媒体一行来到位于岱山岛西南部的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总面积约 1.23 万亩,核心区由火箭盐场低效盐田复垦而来。曾经贫瘠的盐碱地,在多年土壤改良复垦后,已转变为高产良田的雏形,新增的 5223 亩复垦耕地为当地粮食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园区以 “科技强农、机械强农” 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水田区域,规模种植水稻并逐步推广 “稻 +” 共养模式;旱地区块则推行西兰花 - 旱粮复种生产模式,如今园区亩均收益已超 5000 元。
为给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园区布局建设省级粮油 - 蔬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拥有 1690 平方米烘干房、4000 立方米保鲜库房、600 平方米育秧中心等,年服务面积达 20000 亩以上。同时,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应用和示范展示平台,引入富碳农业、自动化育苗工厂等智能玻璃温室 2 个、百亩连栋大棚 1 个,建成 270 亩未来农场,自动化农业设施设备、农业种植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无人驾驶农业生产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在此集成展示,成为舟山市域内现代农业的精品样板区。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舟山行,通过对东沙古镇非遗传承与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发展的深入探访,不仅向世界展示了舟山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显著成果,更搭建起一座连接舟山与世界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座城市在历史与现代交融中焕发出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

世界侨报记者  夏冬怡  报道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